close

【七月吉祥月,民俗印象大翻轉之一~~鬼門何時開? 】
~~華人世界裡,七月中元普渡活動在台灣最熱鬧,但大陸很多地方都只有在七月半的時候祭祀祈福喔。大陸大多數地區的鬼門開在七月中,符合道教中元節(佛教稱盂蘭節)的意涵。但台灣的鬼門七月一日就開,這是傳承162年的雞籠中元祭”老大公廟”龕門開演變成鬼門開了。

  華人世界裡,七月中元普渡活動在台灣最熱鬧,但大陸很多地方都只有在七月半的時候祭祀祈福喔。大陸大多數地區的鬼門開在七月中,符合道教中元節(佛教稱盂蘭節)的意涵。但台灣的鬼門七月一日就開了,甚至藉由網路的傳播也傳到整個華人世界。根據國史館的研究,中元普度的習俗源自中國大陸,中元普度俗稱「拜七月半」,隨著大陸移民來到臺灣,此風俗亦在臺灣生根滋長,根據陳培桂的《淡水廳志》(一八四六)卷十一的記載,臺灣到了清朝道光年間已有規模盛大的中元祭祀。  
道教典籍”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”中提到“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,以為供養。又一切餓鬼罪魂,今日皆蒙釋放。” 可推想,道教開鬼門釋放餓鬼罪魂接受供養是在七月十五日。   但為甚麼原本在大陸七月半才開的鬼門在台灣變成七月一日就開呢? 這可由傳承162年的雞籠中元祭窺知一二。  
由於基隆在早期開拓時,有彰、泉兩派的械鬥、因疾病瘴癘而客死基隆,以及多次政治權力轉移所引發的屠殺等,讓早年不平靜的基隆,增添許多枉死孤魂。人們想到這些死者並無後嗣祭拜超渡,因此就興建類似老大公廟這樣的地方予以安置。   
而廟內設有龕門的老大公廟就是揭開序幕的地方,因為傳說此龕門可以在陰陽兩界相通,所以每年每在農曆七月一日這天凌晨,由法力較高的道士在老大公廟舉行俗稱「起燈腳」開燈儀式,點燃上千盞的「普度公燈」,照引老大公及各路好兄弟進入到人界,享受陽間的供奉祭品;爾後在中午兩點「開龕門」,代表迎接亡靈及四方孤魂野鬼來到人間遨遊,享受以往無法久留的陽間自由行。 一個月後於八月一日下午六點「關龕門」,由幾個道士手持法劍作法頌咒,以及 「火燒大士爺」及「跳鍾馗」的儀式中,將在陽間「放假」一個月的各路鬼神請回陰間,最後關上龕門,結束隆重而熱鬧的基隆中元普渡活動。  
龕門開被認為是鬼門開,好兄弟由此出入。盛大的祭祀活動隨著悠久的歷史也傳遍全台。台灣也獨樹一格的認為七月一日鬼門開了。甚至藉由媒體和網路的傳播,有些海外人士也跟著說七月一日鬼門開,畢竟越早開,慶典越多,商機越大。  
註: 從清代小說浮生六記中有敘述鬼節在七月十五,這是古代人的認知。~~ 七月望,俗謂鬼節,芸備小酌,擬邀月暢飲。….. http://www.angelibrary.com/oldies/fslj/01.htm
註: 大陸河北的習俗鬼門開是在七月十五 2014中元节 - 凤凰河北综合 - 凤凰网 农历七月十五,民间俗称“鬼节”,传说这一天,鬼门大开。于是每年到了这个时候,不少人便被“鬼节”两个字吓到,胆战心惊。如此错综复杂的说法中,是否存在着对“鬼节”的误读? http://hebei.ifeng.com/zt/2014zhongyuanjie/
註: 大陸江西的習俗鬼門開是在七月十五 七月半,江西各地原来还有这样的的风俗习惯 8月28日农历七月十五,俗称中元节,民间也叫做“鬼节”,是祭奠故去先人的节日。传言在这一天地府会放出所有的鬼魂,中元节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目,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目之一。 http://toutiao.com/i6187883181486457345/  
註: 大陸湖南的習俗鬼門開也是在七月十五 古老“七月半” 湖南浦市将再现中元祈福节 传说中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,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。所以,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,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。 http://tour.rednet.cn/c/2015/08/21/3772631.htm   註: 中國大陸各地有不同的中元節風俗,在中國傳統節日一書中還特別提到台灣七月一日鬼門開,其他地方則沒提。~~ 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 https://goo.gl/ABQyPX  
註: 台灣人研究鬼節的由來~~ 【鬼的歷史】破解騙鬼的鬼月由來 http://gushi.tw/archives/12438  
註: 中元節與各地中元節習俗 農歷七月十五日(有些地方,尤以華南,是七月十四日,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,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),道教稱為中元節,佛教稱為盂蘭盆節(簡稱盂蘭節),民間俗稱鬼節、七月半。在漢字文化圈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,“先數日,市井賣冥器靴鞋、幞頭帽子、金犀假帶、五彩衣服。以紙糊架子盤游出賣。”。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,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。有子孫、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;無主孤魂就到處游蕩,徘徊于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。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,舉行設食祭祀、誦經作法等“普渡”、“施孤”布施活動,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,防止它們為禍人間,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。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,稱為“中元普渡”,后來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,稱為“盂蘭盛會”、“盂蘭勝會” 。 http://www.hege8.com/1545.html  
註: 漫談中元普度~~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中元普度俗稱「拜七月半」,因台灣俗稱孤魂野鬼為「好兄弟」,所以中元節時普度孤魂亦稱為「拜好兄弟」。中元普度的習俗源自中國大陸,隨著大陸移民來到臺灣,此風俗亦在臺灣生根滋長,根據陳培桂的《淡水廳志》(一八四六)卷十一的記載,臺灣到了清朝道光年間已有規模盛大的中元祭祀。 http://w3.th.gov.tw/epaper/view2.php?ID=14&AID=119  
註: 道教典籍”太上洞玄靈寶三元玉京玄都大獻經”中提到“七月十五日中元之辰,以為供養。又一切餓鬼罪魂,今日皆蒙釋放。” 可推想,開鬼門釋放餓鬼罪魂接受供養是在七月十五日。 http://ctext.org/wiki.pl?if=gb&chapter=272770  
註: 道教耆老李瑞烈老師曾在”中元節與盂蘭盆會之別”的演講中提到”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,以是日早晨,冥府鬼門開,釋放鬼犯。”(27:50左右)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n91gnXtnC4  
註: 基隆老大公廟開龕門 4千盞燈為好兄弟引路 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7314/1869629  
註: 基隆市安樂區老大公廟 自1855年,也就是清朝咸豐五年起沿襲中原中教習俗,以姓名輪值的方式,於每年農曆七月舉行中元普渡,以祭慰先民,以血緣代替組籍的觀念,化解兩族長期的仇恨。百餘年來慣例在每年的中元祭由老大公廟開龕門揭開序幕,並以關龕門作為圓滿的結束。雖然不是很大的廟宇,但已成為基隆市信仰中心以及歷史悠久,為"歷史建築百景"的75名。香火鼎盛,尤其是中元祭,參拜民眾絡繹不絕。 老大公信仰其實是中國厲鬼信仰中的一環,因此,若要說明何謂「老大公」,則需先說明何謂「厲鬼」。「厲」或「厲鬼」一詞在中國古代,泛指那些在非正常狀況下去世,或無人葬埋、奉祀的死者。例如《楚辭》<九章>,便把「厲」解釋為無主孤魂。而在《左傳•昭公七年》中,子產說到:「匹夫匹婦強死(即"無病","被殺"之意),其魂魄猶能憑依於人,以為淫厲。.....鬼有所歸,乃不為厲」,這就是說,人死後若有所歸宿,能為子嗣所奉祀,就不會成為厲鬼,危害人間。 http://www.klal.gov.tw/know/tour_site_detail.asp?ID=267   註: 老大公廟 http://emmm.tw/L3_content.php?L3_id=12282  
註: 鬼門開!基隆老大公廟「起燈腳」儀式 點亮千盞普渡燈 http://www.ettoday.net/news/20160802/746901.htm   註: 基隆老大公廟 開龕門迎好兄弟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4dIMxCdxAVA  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lihunglee 的頭像
lihunglee

lihunglee的部落格

lihung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